登入 | 搜書

三家巷

歐陽山/著

正文 共 19 章   « 返回介紹頁  [下載作品]

(第 1 頁/共 1 頁)
首頁上頁下頁尾頁
簡介:
以1925年代的廣州為背景,透過周、陳、何三個家庭的變化、矛盾和鬥爭,親戚朋友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,真實地、生動地、歷史地展現了各種政治力量的消長,不同階級,不同人物精神世界的變化,特別是青年人對各自人生道路的選擇。
在作品中,省港大罷工、沙基慘案、國民革命軍北伐、“四·一二”反革命政變、廣州起義等重大歷史事件或不同程度地得以藝術再現,或有所涉獵,因而,實際上作者已經透過他的筆勾畫出1925年至1927年大革命前後中國人民所走過的光榮道路,記錄下這一段歷史時期中國革命的經驗教訓。
作家以委婉紆徐的風格,透過日常生活的描摹透視歷史風雲的變幻,是《三家巷》這部作品一個突出的特色。
小小的三家巷,其實就是當時南中國社會生活和階級關係的一個縮影。
周家所代表的工人階級,陳家所代表的買辦資產階級,何家所代表的官僚地主階級,正是當時都市社會的三個主要階級。
《三家巷》應該說是一部民族風格和地域色彩十分濃郁的作品,同時,作者又揉進了現代小說的某些表現方法和表現技巧。此外,《三家巷》的成就也是和作者具有的高度的駕馭語言的能力分不開的。
這裡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,由於作者在《三家巷》中嚴格地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和人物的性格邏輯(而不是概念化的、貼標籤式的)寫出了周、陳、何三家的恩恩怨怨,特別是青年一代人物性格的豐富性和複雜性,曾被極左路線誣為宣揚階級調和與資產階級人性論的“大毒草”。今天看來,這些不實之辭,只能從反面提請人們重視這部作品的認識價值。
作者簡介
歐陽山(1908 —),現代作家。原名楊鳳岐,筆名凡鳥、羅西等。
1908年12月出生在湖北荊州一個城市貧民家庭裡,16歲那年第一篇短篇小說《那一夜》在上海《學生雜誌》上發表,從此開始了文學創作。1926年,又發表了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《玫瑰殘了》。1928年又連續寫了《桃君的情人》、《愛之奔流》等七、八部中長篇小說,成為職業作家。後到上海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左翼文化總同盟的活動。在此前後,曾受到魯迅、郭沫若等文壇大家的教導與幫助。抗日戰爭爆發後,歐陽山於1941年到延安。1947年,創作出版的描寫陝甘寧邊區合作社經濟發展的長篇小說《高幹大》,是革命文藝工作者實踐毛澤東《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》最早的碩果之一。全國解放後,歐陽山又寫出了中篇小說《英雄三生》、《前途似錦》、歷史特寫《紅花岡畔》、短篇小說《鄉下奇人》等一批優秀作品。從1957年開始,歐陽山就開始著手創作醞釀了長達15年之久的長篇鉅著《一代風流》,全書分為五卷。第一卷《三家巷》和第二卷《苦鬥》分別於1959年、1962年與讀者見面。第三卷《柳暗花明》的前五章也於1964年在《羊城晚報》上連載。粉碎“四人幫”後,歐陽山即投入了《一代風流》的寫作,第三卷《柳暗花明》於1981年出版,第四卷《聖地》和第五卷《萬年春》也於1985年同讀者見面。
歐陽山長期擔任文藝界的領導工作,歷任中國作協廣東分會主席、廣東省文聯主席、中國作協副主席等職。

大家正在讀

粗機看書 | 當前時間: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01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體版)

聯絡方式:mail